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园地 > 钟声
钟声 | |
|
|
—参观雨花台烈士陵园及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感 文/杨少军 2014年5月11日,天空飘雨,我们一行九人按照既定的行程驾车前往本次活动的第一站--雨花台烈士陵园。 在印象中,雨花台烈士陵园只去过一次,脑海中关于那里的记忆并无太多,唯独还能想起那座宏伟的雨花台烈士纪念碑。碑前站立着一位手戴枷锁的男子,他的眼眸望向日出之东方。 日出是希望,希望是星火,星火可燎原。 我们到达雨花台烈士陵园时,雨下的更大了,但众人并未迟疑,而是冒雨继续前行。陵园内有一间颇大的展馆,馆内陈放的都是与各位烈士有关的资料。我顺着流动的人群走进展馆,遗憾的是只能在很多年后的今天隔着一层玻璃去了解每一位英魂。然而最让我震撼的不是他们的英勇事迹,而是他们的年龄。其中最小的只有16岁,大部分都在22岁左右。 于是我在心中思索,16岁时的我在做什么,又能做什么。22岁的我在做什么,又能做什么。即便是如今24岁的我又能做什么呢?对于这样的问题,似乎是过于较真了,毕竟时代不同,生活的大环境也早已改变。可再回头细想的时候又会发觉,即便几十年后的今天早已改变,但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也并不轻松。就像国歌中所唱到的那样“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用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是的,我们不能安享现状,也不能随波逐流。我们要居安思危,我们要时刻准备着。我们不是军人,更不是好战份子。我们热爱和平,我们讨厌战争。所有这一切的能与不能、要与不要、是与不是都在警醒着我们,只有不断的发展壮大自身,才能不断的壮大祖国的实力。没有国哪有我们?没有我们,那国家又该如何存在? 出了展馆向北望去,便看到了那一座高42.3米的纪念碑。42.3米寓意着南京于1949年4月23日解放。就为这一天,有多少仁人志士将鲜血与铁骨埋葬在了这片土地下。用巨碑纪念南京的解放,更用这烈士陵园纪念逝去的英魂! 踏进大屠杀纪念馆的那一刻,一丝冷风轻轻划过脸颊,让我不寒而栗。这里的世界与高墙之外是不同的。外面车水马龙,热闹非凡。而这里有的只是肃穆与安静,没有人会在这里大声喧哗,也不会有人在这里展露笑颜。 望着那一具具森森白骨,望着那一张张惨遭虐待屠杀的照片,望着那一段段记录残酷历史的影像······我的脑袋一片空白。触目惊心的三十万,阴森恐怖的十二秒,震撼人心的档案墙······都在一一揪起每个原本波澜不惊的内心。 愤怒,是在所难免。难过,是人之常情。只是愤怒与难过解决不了问题,唯有牢记历史,鞭策着自身不断奋进。落后就要挨打,不努力就会永远落后。 惨痛的历史可以选择宽恕,但绝不能忘记。走进沉重的历史的怀抱,总能给人一种压抑但又充满力量的希望。但愿这样的一段过去能如那雨花台烈士陵园英魂亭前的那座老钟发出的钟声一样,深沉的回荡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 |
|
|